-
我国成功研制新型芯片:高精度全模拟矩阵计算求解矩阵方程
近日,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孙仲研究员团队联合集成电路学院研究团队,成功研制出基于阻变存储器的高精度、可扩展模拟矩阵计算芯片,首次实现了在精度上可与数字计算媲美的模拟计算系统。 该芯片在求解大规模MIMO信号检测等关键科学问题时,计算吞吐量与能效较当前顶级数字处理器(GPU)提升百倍至千倍。相关论文…时间:2025/10/23 -
技术的演变:从石器时代到今天
从燧石点燃的第一颗火花到人工智能的耀眼进步,技术史是一个关于人类聪明才智、创造力和不懈好奇心的故事。技术不仅仅是一套工具;它是人类进化的反映。几千年来,我们学会了利用自然的力量,制造机器,塑造我们的环境,并将我们的感官扩展到自然限制之外。从石器时代到现代世界的道路充满了关键时刻,每一个时刻都是塑造文…时间:2025/10/23 -
您的下一部智能手机可能依靠光驱动
想象一下未来,您的智能手机不仅依靠电力运行,还依靠光运行。数据不是通过铜线或硅芯片移动,而是通过以光速传播的闪烁光子束。这不再是科幻小说了。由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阿尔伯特·费尔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领导的国际科学家团队首次发现了一种方法,只需将光照射到层状氧化物材料上即可产生一种特殊类型的“电子气体”。…时间:2025/10/22 -
AI机器人会抢走我们的工作吗?
与其设想一个人工智能取代人类的未来,更有可能出现的情景是人与机器以互补的方式共同工作。这种协作模式通常被称为“增强智能”,它展望的是一个人工智能支持人类工作者而非取代他们的未来。在这种模式下,人工智能系统被设计用于处理重复性任务、分析大量数据并提供洞见,而人类则继续掌控决策制定、创造力和情感智能。 …时间:2025/10/22 -
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超高速实时示波器正式发布
10月15日,在湾芯展开幕式上,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超高速实时示波器,带宽突破90 GHz,将国产示波器性能提升500%,实现多代产品的跨越,超越众多西方厂商,位居全球第二,实现了”卡脖子“的技术突破。 示波器是电子信息、半导体集成电路等技术密集型行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核心测量工具,更是科技与产业上游…时间:2025/10/16 -
我国团队突破锂电池领域关键技术瓶颈
近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黄学杰研究员团队,联合华中科技大学张恒教授团队、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姚霞银研究员团队,开发出一种阴离子调控技术,能够在电极和电解质之间形成一层全新的界面,一举突破了全固态电池走向实用的最大瓶颈。从此,界面接触不再依赖外部加压。相关研…时间:2025/10/08 -
“人才双螺旋”概念:第一性原理思维+深度好奇
“人才双螺旋”概念 “人才双螺旋”概念,强调的是两类相互作用的共性能力:第一性原理思维(First-Principles Thinking)+ 深度好奇(Deep Curiosity)。 “第一性原理思维”,强调的是能发现“真问题”。这也暗合了生成式AI工具渗透到工作和生活场景后的一个常见论调:AI…时间:2025/09/10 -
国务院印发《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将对体育产业及相关企业有哪些支持措施,这些要点值得关注:到2030年,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企业和体育赛事,体育产业发展水平大幅跃升,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支持在体育场馆、体育公…时间:2025/09/05 -
晶振的作用:为机器人提供精准时序支持
在机器人对精准时序要求日益严苛的今天,晶诺威科技以全系列高性能晶振产品,为五大模块提供坚实支撑。我们具备成熟的温补(TCXO)、差分和小型化产品线,致力于为机器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赋能。 1、 温补(TCXO)应对复杂环境 普通晶振容易受温度影响导致频率漂移,而TCXO具备温度补偿功能,可让机器人在不…时间:2025/09/05 -
火星存在固态内核-中国科大最新发现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行星科学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研究团队通过深入分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洞察号(InSight)探测器记录的火震数据,首次确证火星内部存在一个半径约600千米的固态内核,并揭示其主要成分构成可能是富含轻元素的结晶铁镍合金。该成果以“Seismic Detection of a 6…时间:2025/09/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