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电子产品的晶振频率如何选择?晶诺威科技归纳如下:
1、主机主板
32.768kHz:主要用于实时时钟(RTC)模块,提供系统时间管理。
14.318MHz:常用于显卡和其他视频相关设备的时钟信号。
24MHz、25MHz、26MHz:主要用于主板芯片组、CPU和其他设备的时钟信号。
2、显示器
12.000MHz:显示器中常见的时钟频率之一,用于驱动显示信号。
8MHz、14.318MHz:某些特定型号或功能的显示器也可能采用这些频率。
24.000MHz、28.224MHz:高端或特殊用途的显示器可能使用这些更高频率的晶振。
3、蓝牙设备
32MHz:无源晶振,因其出色的容差和稳定性,在蓝牙电路设计中广泛应用。
16MHz、24MHz、26MHz:部分蓝牙设计也会采用这些频率的晶振,具体取决于电路设计需求。
38.4MHz、37.4MHz、40MHz:在一些特定的高性能蓝牙设备中可能会使用。
4、光驱
33.8688MHz:光驱中常见的晶振频率之一,用于驱动光驱的读写操作。
16.9344MHz、18.432MHz:也是光驱中常用的晶振频率,具体选择取决于光驱的型号和功能。
5、其他无线模块:
网关:25MHz
2G/3G/4G/5G :40MHz、44MHz、32MHz、14.7456MHz
网络传输:6.144MHz、12.288MHz、24.576MHz、35.328MHz、50.000MHz、100MHz、125M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