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今年会出现极寒冷冬吗?

环境保护

我国今年会出现极寒冷冬吗?

根据近期海洋和大气监测情况,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预测,今年冬季,我国渤海、东海南部海温预计略偏高0.5℃到1℃,黄海、东海中部与北部海温预计偏高1℃到2℃,南海大部海温接近常年平均水平。

根据监测,今年秋冬季赤道中东太平洋将处于中性偏冷状态,可能形成一次弱拉尼娜事件。

我国今年会出现极寒冷冬吗?

显示拉尼娜现象的彩色海平面地图

2021年~2023年的“三重”拉尼娜期间,华北在2021年冬季有60多个气象观测站最低气温突破或达到建站以来的历史极值,内蒙古多地更是遭遇了有历史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强暴风雪,有超过 11.8 亿人口和 90% 的地区(包括海南)都受到了影响。

我国冬季究竟是偏冷还是偏暖,与东亚冬季风强度密切相关,除拉尼娜外,北极海冰、欧亚积雪以及大气环流系统内部自然变率等也起到重要作用。

不过从统计数据来看,出现拉尼娜事件以后,我国冬季偏冷的概率确实更大一些,但由于今年秋冬或将形成的是弱拉尼娜事件,它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冬季气温,还得拭目以待。

拉尼娜现象

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海水表面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其特征刚好与“厄尔尼诺”相反,都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

拉尼娜现象是人们在深入探索厄尔尼诺与气候变化关系的过程中发现的。“拉尼娜”的名称源于其与厄尔尼诺现象的对比,就像“小女孩”(La Niña)与“小男孩”(El Niño)的关系一样。在西班牙语中,“Niño”代表“男孩”,而“Niña”代表“女孩”。因此,拉尼娜(La Niña)被用来描述与厄尔尼诺(El Niño)相反的气候现象。因此称之为“反厄尔尼诺”(anti-El Niño)或“一个冷事件(a cold event)”。

我国今年会出现极寒冷冬吗?

拉尼娜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由于热带太平洋(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之间的太平洋地区)海水温度低于正常水平而引起,异常强劲的向东移动的信风和洋流将这种冷水带到地表,这一过程称为上升流,而上升流导致海面温度急剧下降。造成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与厄尔尼诺现象正好相反),同时也伴随着全球性气候混乱。

我国今年会出现极寒冷冬吗?

拉尼娜总是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是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气候失衡的一种自然方式。拉尼娜与厄尔尼诺已经成为预报全球气候系统异常的最强信号。

电话:0755-23068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