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小数字系统STM32晶振时钟源电路介绍
2021-09-13数字系统具备时钟运行才会稳定有序,那么该如何布置外部高速时钟和外部低速时钟呢? 高速外部时钟需要接入频率为4~16MHz晶振时钟信号源 低速外部时钟需要接频率为32.768kHz的RTC晶振 知道时钟信号源的大小,下一步就是直接布置电路,给晶振的两个管脚分别加上一个电容接地就可以完成时钟输入,建议两… -
MHz晶振电路,RTC晶振32.768KHz电路及晶振复位电路介绍
2021-09-13MHz晶振电路 晶振的作用是为系统提供基本的时钟信号。通常一个系统共用一个晶振,便于各部分保持同步。晶振通常与锁相环电路配合使用,以提供系统所需的时钟频率。如果不同子系统需要不同频率的时钟信号,可以用与同一个晶振相连的不同锁相环来提供。 如晶振接入的两个脚是XTAL1和XTAL2(XTAL1和XTA… -
为什么单片机要外接一个晶振?晶振的电容为何要接地?
2021-09-13众所周知,单片机的工作就是完成各项指令任务。完成任务必然需要时间,因此单片机必须拥有一个自身的最小计时时间单位---时间基准。 单片机所有系统指令都要按照这个时间基准有序进行,由此可知指令任务完成的时间都是这个时间基准的整数倍。改变晶振的频率,等于改变了时间基准。一般来说晶振频率越高,运行速度越快。… -
影响晶振正常工作的三个主要因素:频率误差,负性阻抗及激励功率(含图解)
2021-09-13影响晶振正常工作的三个主要因素为:频率误差, 负性阻抗及激励功率。 频率误差 频率若误差太大会导致实际频率偏移标称频率,引起晶振不起振的现象,若晶振精度已达标,解决方法建议尝试调节外接电容。 负性阻抗 负性阻抗若过大或太小都会导致晶振不起振。解决方法:若负性阻抗过大,可以将晶振的外接电容Cd或C… -
晶振为何要尽可能靠近IC管脚?
2021-09-12晶振和 IC 间一般通过铜质走线相连,可以看成一段导线或数段导线,导线在切割磁力线时会产生电流,导线越长,产生的电流越强,因此产生的电能量就越强,直到接收到的电信号强度超过或接近晶振产生的信号强度时,IC内的放大电路输出的将不再是固定频率的方波,而是根本不需要的杂散信号,导致数字电路时钟无法同步工作… -
如何正确测量晶振输出频率?
2021-09-11正确测量晶振输出频率方法介绍如下: 电路中测量点的正确选择 1、直接接触式测量 一些时钟芯片带clock out功能,此功能是buffer晶振的信号,其管脚的输出是有很强大的驱动能力的,因此可以直接使用探头测量。 2、间接式测量 晶振发出的时钟输入到处理器中,可以使用计时器对此信号作分频处理,然后将… -
晶振在硬件系统中的位置选择
2021-09-10由于影响晶振短期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变化,在设计通盘布局的考虑下,尽量避免将晶振位置靠近机箱外壳或靠近温变较大的部件如风扇,还应该远离大功率射频器件如射频功放。 在振动或存在加速度变化的环境下,还应该考虑晶振的受力,确保应力分布均匀,并采取有效缓冲等减振措施。 总之,将晶振放置在离P… -
有源晶振输出波形(LV)TTL,(H)CMOS,(P)ECL,LVDS,Clipped Sine Wave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021-09-09有源晶振输出波形(LV)TTL,(H)CMOS,(P)ECL,LVDS,Clipped Sine Wave的主要区别如下: 通常,方波输出功率大,驱动能力强,但谐波分量丰富;正弦波带载能力不如方波,但谐波分量小。 TTL(Transistor-Transistor Logic): Vcc:5V;VO… -
劣质不合格晶振参数异常及对电路影响(含晶振不良品解剖图)
2021-09-08晶振的一些参数并非固定绝对值,大部分会随工作温度、杂散电容、激励功率等参数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之下,合格的晶振会保持在正常频率范围内工作,不会造成芯片接收时钟信号的任何异常,但劣质不合格晶振则不同。 不合格劣质晶振产生原因:制程不达标,造成晶振内部存有杂质(如灰尘、银屑、水蒸气等)、镀银偏离… -
LC正弦波振荡器电路与RC正弦波振荡器电路介绍
2021-09-07正弦波晶体振荡器电路 指不需要输入信号控制就能够自动地将直流电转换成特定的频率和振幅的电路。 正弦波有四个组成要素放大电路、选频网络、反馈网络和稳幅电路。常用的有输出大功率、频率高的电容反馈振荡器和输出功率小,频率低的电感反馈振荡器。 LC正弦波振荡器电路 LC正弦波振荡器、反馈型LC正弦波振荡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