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三五”科创展:创新驱动发展,迈向科技强国
    2021-10-27
    习近平10月26日下午在参观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时强调,坚定创新自信,紧抓创新机遇,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科技部统计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1.42万亿元增长到2.21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2.06%增至2.23%,科技创新主要指标稳步提高,科技实力跃上新的…
  • “九章二号”量子原型机问世,算速远超世界顶级计算机
    2021-10-27
    近日,我国成功构建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二号”,完成对用于演示“量子计算优越性”的高斯玻色取样任务的快速求解,求解速度比目前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10的24次方倍(亿亿亿倍)。 “九章二号”实现了受激双模量子压缩光源,显著提高了量子光源的产率、品质和收集效率,将光源关键指标从63%提升到92%;通过三…
  • 科技前沿展望:科技自强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2021-10-22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产业将着重构建开源算法平台、并在学习推理与决策、图像图形等重点领域进行创新,主要体现在自动机器学习、神经网络可解释性方法、异构融合类脑计算等领域。到2025年,我国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部分技术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人工智能成为带动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智能社…
  • 振奋人心:“嫦娥”要回来了!
    2020-12-13
    嫦娥五号探测器月地转移轨道示意图 2020年12月13日9时51分,嫦娥五号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实施第二次月地转移入射,在距月面约230公里处成功实施四台150牛发动机点火。约22分钟后,发动机正常关机。根据实时遥测数据监视判断,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成功进入月地转移轨道。 后续,携带月球样品的嫦娥五…
  • 天问一号探测器完成第三次轨道中途修正
    2020-10-29
    2020年10月28日22时,我国首次执行火星探测任务飞行的天问一号探测器8台25N发动机同时启动点火程序,顺利完成第三次轨道中途修正,并在轨标定了25N发动机的实际性能。 此次中途修正是为在深空机动后对转移轨道再次进行微量调整,使火星探测器按照预定时间与火星交会。   截至目前今日,天问…
  • 华为手机Mate40的照片脱敏功能指的是什么?
    2020-10-28
      首先,照片脱敏功能并不是简单粗暴的通过PS类图片处理软件自动给照片打马赛克或做变形处理。 照片脱敏:指的是一种针对数字照片进行去除隐私化但并不破坏人眼欣赏画质的新技术,其目的是屏蔽AI(人工智能)通过人脸识别算法获取我们的网络共享数字照片,以达到对个人隐私加以保护的重要作用。 人脸验证…
  • 刚刚发布的华为Mate 40系列都有哪些新特点?
    2020-10-23
    2020年10月22日20点,华为Mate40系列正式全球发布,包括 Mate 40、Mate 40 Pro、Mate 40 Pro + 与 Mate40 RS 保时捷设计 4 款机型。 华为Mate 40系列搭载5纳米制程的麒麟9000系列5G芯片,拥有153亿个晶体管,其数量比苹果A14多30%…
  • 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Leonardo即将面世
    2020-10-21
    据外媒报道,图形处理器厂商英伟达在今年5月份推出了他们首款基于安培(Ampere)架构的GPU A100。基于安培架构的GPU将被用于建设全球最快的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该超级计算机由意大利多所大学组建的CINECA联盟建设,并被名为Leonardo。 Leonardo将有非常强悍的人工智能性能,并可…
  • 如何区分AR、VR、MR?
    2020-10-15
    AR 英文全称:Augmented Reality 即增强现实技术。这项技术是利用电脑技术将虚拟的信息叠加到真实世界,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显示出来,被人们所感知,从而实现真实与虚拟的大融合,丰富现实世界。 AR技术的常见应用,是利用手机摄像头,扫描现实世界的物体,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在手机上显示相对…
  • 人工智能技术取得最新突破:中国类脑计算机研发成功
    2020-09-02
    9月1日,中国浙江大学联合之江实验室发布了一款包含1.2亿脉冲神经元、近千亿神经突触的类脑计算机。该计算机使用了792颗由浙江大学研制的达尔文2代类脑芯片,神经元数量规模相当于小鼠大脑。 据了解,类脑计算指用硬件及软件模拟大脑神经网络的结构与运行机制,从而构造了一种全新的人工智能系统。这种颠覆传统计…
电话:0755-23068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