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源晶振与有源晶振内部结构图及电路布线差异对比

无源晶振与有源晶振在名称上的差异对比如下:

无源晶振别称:晶体、石英晶体、石英晶体谐振器、谐振器、Resonator 、Crystal,简写为XTAL。

无源晶振与有源晶振内部结构图及电路布线差异对比

(贴片无源晶振内部结构图)

无源晶振与有源晶振内部结构图及电路布线差异对比

有源晶振别称:钟振、石英晶体振荡器、振荡器、Crystal Oscillator、Oscillator、OSC,简写为XO。

无源晶振与有源晶振内部结构图及电路布线差异对比

 

无源晶振与有源晶振在电路应用中的差异对比:

无源晶振电路应用说明

  • 无源晶振自身无法起振,需要在起振电路中才能输出时钟信号(常见输出波形为正弦波)。
  • 无源晶振为双端输出:频率输入脚与频率输出脚。
  • 无源晶振不具备方向性,正着或反着都可以焊接使用。

无源晶振与有源晶振内部结构图及电路布线差异对比

(石英晶体谐振器布线图)

补充说明:

无源晶振与有源晶振内部结构图及电路布线差异对比

虽然在使用无源晶振的芯片上会标注XTAL_IN和XTAL_OUT,但这只是针对芯片内部起振电路而做的标识,与外部无源晶振无关。从实质角度来看,无源晶振只是一个石英晶片,正或反,其压电效应并无差异。

晶诺威科技有源晶振电路应用说明

  • 有源晶振内部已经设置好一套完整的振荡电路,从原理上讲只要通电就能输出时钟信号(常见输出波形为方波)。
  • 有源晶振只有一个输出脚,因此具备方向性;若焊反,时钟信号就无法输出至时钟芯片。

无源晶振与有源晶振内部结构图及电路布线差异对比

(石英晶体振荡器NC脚位识别方法)

 

无源晶振与有源晶振内部结构图及电路布线差异对比

补充说明:

使用有源晶振的芯片电路一般会标注XTAL_IN或XTALCLOCK之类的标识,只有一个时钟输入脚,因此只要把有源晶振的时钟信号输出脚焊接上去即可。

晶诺威科技产OSC7050有源晶振主要电气参数如下:

无源晶振与有源晶振内部结构图及电路布线差异对比

拓展阅读:关于晶振频率准确度和频率稳定度的区分

频率准确度

频率准确度是指晶振的实际输出频率与其标称频率之间的偏差。通常用ppm(百万分之一)来表示,数值越小,表示晶振的实际频率越接近理想值。例如,一个标称为12MHz的晶振,如果其频率准确度为 ±10ppm,那么它的实际频率偏差就是120Hz。

频率准确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制造公差、初始调节误差、温度变化以及电源电压变化等。即使是同一批次的晶振,也可能因为细微的加工误差而表现出不同的频率准确度。

此外,出厂校准时可能存在的微小误差也会影响频率准确度。温度变化对频率准确度的影响尤为显著,尽管在+25℃室温下晶振的准确度较高,但温度的变化会导致频率的偏移。电源电压的波动同样会导致频率的偏移,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特别注意供电电压的稳定性。

频率稳定度

频率稳定度描述的是晶振的频率随时间、温度、电源电压、机械振动等因素变化的程度。它衡量的是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晶振频率的漂移情况。

与频率准确度相比,频率稳定度更多地关注的是晶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频率变化情况。

温度是影响频率稳定度的主要因素之一。不同晶振的温度漂移特性各不相同,因此需要在选择晶振时特别关注其温度特性。电源电压的波动同样会影响晶振的频率稳定度,因此稳定的供电对于保持晶振的频率稳定至关重要。此外,晶振的频率还会随时间逐渐变化,这种变化通常以ppm/年来表示,称为晶振的老化。机械振动和冲击也可能导致晶振频率的瞬时漂移,因此在设计电路时需要采取必要的隔离和抗震措施。

晶振选型建议

晶振选型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来权衡频率准确度和频率稳定度。

1、对于要求精确计时或高精度通信的应用,如通信基站、卫星导航系统等,需要选择频率准确度和频率稳定度都较高的晶振。

2、对于一些对精度要求相对较低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如普通的智能家电,可以适当放宽对频率准确度和频率稳定度的要求。

在使用晶振时,为了确保其频率稳定性,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例如,选择合适的晶振类型,避免晶振直接暴露在较大的温度变化下,采用温度补偿方法来实时监测温度变化并对频率进行补偿控制,保持供电电压的稳定性,以及采取隔离措施来减少机械振动和电磁干扰的影响。

频率准确度和频率稳定度是衡量晶振性能的重要指标。在选购和使用晶振时,需要充分了解这两个概念并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晶振类型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持其频率稳定性。通过优化选材、控制温度、稳定供电和隔离外部干扰等措施,可以提高晶振的频率稳定性,从而确保电子设备和系统的正常、稳定、精确运行。

电话:0755-23068369